三花酒简介“桂林三宝”之一三花酒, 桂林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,被誉为为酒之王,是桂林人的骄傲。桂林三花酒以其历史悠久,工艺独特、品质优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。
瑶家竹筒三花酒属米香型小曲白酒
桂林不仅以山水甲天下闻名中外,而且它的土特产品也是闻名遐迩的。每当游人来到桂林,在饱览它的奇山秀水之后,喝上几杯桂林三花酒,顿觉疲劳消失,精神振奋。
据文献记载,桂林酿酒业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,远在宋代就已很发达,南宋人周去非在《岭外代答》中对当时桂林酒业盛况作了描述,他说:“诸处道旁,率洁白酒,在静江尤甚。”同一时代的诗人范成大任广南西路经略使时好饮“瑞露”,并在其著述《桂海虞衡志》中咏颂说:“及来桂林,而饮瑞露,乃尽酒之妙,声震湖广。则虽金兰之胜,未必能颉顽也。”可见当时的瑞露已很有名。瑞露即今天的桂林三花酒。
桂林三花酒其色清澈透明,味蜜香清雅,入口柔绵,回味爽冽,旧时畅销湖广,远销港澳。每当装载桂林三花酒的商船由水运远销时,沿河两岸来往的人们均可闻到扑鼻的酒香味,并不约而同地惊叫道:“好香的酒啊!”
三花酒何以别具风味?先从它所用的水、大米、酒曲等用料说起。古谓:“水是酒中之血,米是酒中之肉,酒曲是酒中之骨。”要酿出好酒,必要好水,桂林有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”的绚丽风光,漓江水清澈碧透,水质纯正甘甜,无杂质怪味,并含有微量矿物质,它给酿酒业提供了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“血”。加上漓江流域盛产的大米纯白粒大,含淀粉率高达72%以上,煮成的饭香味扑鼻,这是酒中之“肉”。桂林市郊特产酒药草,该草茎小,香味浓郁,有野生的,也有种植的,经晒干后加工与大米粉焙制而成酒曲,是酒中理想之“骨”。有理想的“血、肉、骨”,再加上精工酿制,便生产出著名的桂林三花酒。
三花酒之得名,据传说始于清代,当时酿酒要蒸熬三次,故谓之三熬酒。过去,鉴别酒的质量的优劣,酒性的纯正,靠的是直观判断,即将酒倾倒于杯(碗)里,以酒杯(碗)里出现的泡花多寡来定等级,分堆花、满花、不满花(跑马花)等三种泡花,故名“三花酒”。也有的说:入坛要堆花,入瓶要堆花,入杯也要堆花,故谓之“三花”。上乘的桂林三花,初筛进杯泡花回旋,杯满而不外溢。
三花酒除供饮用外,还可供药用、烹调菜肴等,因而销路广,销量也大,旧时以小本酿酒而发财者不少。因此,桂林民间流传顺口溜:“想要富,烧酒磨豆腐。”抗战期间,桂林人口骤增,消费水平高,尤其是1941年香港沦陷以后,外国酒的进口量大大减少,酒精来源困难,各行业均以三花酒代替酒精用途。由此,桂林酿酒业急剧发展,仅三花酒糟坊就有四十余家,加上兼营的,超过百余家,仅泥湾街(今解放桥东岸沿河街)一带就有安泰源、朱长兴、罗永贞、恒吉祥等六七家之多,以安泰源的三花酒最有名。
三花酒在解放前以糙大米类为原料,每生产一斤酒需糙大米两斤。各户的资本大小不等,生产设备各异,工艺技巧高低有所不同,因而产品质量也是不同的。各糟坊每天的工作量,以一个主要工人工作日为单位,一般每个工日用料大米240斤,可生产出120斤酒。过去小糟坊生产,一般以请一人者为多,资本大的可请三四人。其操作规程是:煮(或蒸)饭、晾饭、拌曲、下饭、焙酿、进醅发酵。即将糙大米蒸煮成饭后,经过适当冷却,以酒曲粉搅拌均匀后,放进醅缸内装成凹形,保持摄氏45度,经过一两天醣化作用,即为甜酒,再加入约甜酒量30%的净水,置于特制缸内,保持摄氏30度左右,经过五天酸酵期,即成粗酒,然后进入熬锅,通过蒸馏工具,便生产出三花酒。
林三花酒另一道关键程序是贮存,贮存是白酒老熟的过程。三花酒制成后,一般要装入陶瓷大缸内,存放在岩洞中,经过二三年,久者五六年,乃至十几年,让其加速醇化、陈酿,使酒质更为醇香、芳香,然后才包装出厂。三花酒的包装,过去是坛装,每担重60斤,坛口用石灰密封,外加竹篾围缆,方便运输(肩挑)。桂林饮料厂成立后采用玻璃瓶装,这样外运远销都十分方便。